近日,
北京市教育系统“育人榜样(先锋)”推荐结果揭晓,
北航计算机学院刘旭东教授
荣获“教书育人先锋”称号
躬耕秉初心
化雨润春泥
刘旭东老师1988年留校任教
三十余年如一日
始终坚守三尺讲台
将立德树人作为第一使命。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
这位“教书育人先锋”
刘旭东老师承担了计算机学院本科生核心专业课“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任务,他倾注了大量心血,系统分析了20余所国内外著名大学的课程体系和实验体系,带领课程团队从知识与能力两个层次进行了详细设计。在刘老师的引领下,课程年年有提高、届届有创新,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学生已经可以独立完成50条指令的CPU设计,比肩世界一流大学课程水平,并在社会上形成了巨大影响力:该课程体系已经在国内88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全国教师182人,一些企业将学生在该课程取得的成绩作为招聘的重要参考。该课程教学质量综合得分始终名列前茅,刘旭东老师是计算机学院公认的教学效果最优秀的老师之一。
刘旭东老师潜心教学研究。他通过总结、凝练、提升以往经验,提出了研究型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培养模式与体系,以“三种模式”、“四个体系”和“一个机制”为核心内容,该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在研究生培养全环节开展过程规范管理,并在全校首先实施的研究生“亮牌”、答辩“导师回避”、“二轮答辩”等质量控制机制,获得了学校和学生的高度认可。另外,刘老师构建了由5种分类、15个系列、63个实验单元构成的本硕一体化实验体系,该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中心获批当年全国计算机专业唯一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作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责任教授,刘老师在国内高校率先推出了“BUS”课程模式,《光明日报》教育周刊对该课程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十余年来,刘旭东老师始终立德立身,用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在任职学院党委书记期间,刘老师深入思政教育一线,坚持为学生上党课。而作为计算机学科带头人,刘老师为国家富强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十余年前刘老师就认识到作为核心芯片的CPU是我国亟待攻克的“卡脖子”技术之一,他在课堂上以国家战略和强国情怀为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和方法论,培养了大量储备人才。每年刘老师都会组织实验室研究生新生见面会,与学生共同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鼓励硕士实现“工程最大化”,引导博士实现“学术最大化”。
刘旭东老师始终爱岗敬业,用高尚情操影响学生。刘老师一旦投入到教学和工作中,就进入了“忘我”的状态。一次下课后,刘老师不小心摔伤了腿,不得不住院治疗,可仅仅一周后,学生们就在讲台上看到了拄着拐杖的刘老师。常年的辛勤工作也使他的胃部、腰部和腿部积劳成疾,但他毫不在意,学生的成长是让他最重视和最欣喜的事情。
刘旭东老师始终待生如子,用仁爱之心感染学生。在学生眼中,刘老师是一位严师,更是一位慈父、益友。他多次前往沙河校区参与“教授有约”,支持大类培养,用自己的经历引导学生成长。一位经济困难学生在踢球时腿部骨折,刘老师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先后支付了1万余元的医疗费用,帮助学生完成了3次手术,得到了最好的康复治疗。学生们总说,刘老师总能看到学生的优点和努力,而在沮丧焦虑的时候让学生重拾信心。深受学生爱戴的刘老师也被评选为“我爱我师”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