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头版报道北航新冠疫情大数据分析团队

作者: 时间:2020-06-09 点击数:

《科技日报》2020年6月6日头版“聚焦科技抗疫一线”栏目报道我院新冠疫情大数据分析团队:

数据成为科学决策之基

6月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高精尖中心)依然很安静,学生们尚未返校。而过去几个月里,这里的多台服务器却始终高速运转,从这里发出去的多份数据和报告,成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决策支撑。

和服务器同样忙碌的,还有以高精尖中心人员为主体的北航新冠肺炎疫情大数据分析团队。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信息化专班的协调和组织下,李建欣、王静远、李大庆等牵头组建应急攻关团队,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疫情预测分析与决策支持研究,成果被应用于中央多部门疫情防控决策中。

“总书记在给科技工作者的回信中,专门提到了疫情防控中大数据应用方面的攻关,这是对我们极大的认可。研究成果能真正服务国家和人民,这是科研人员最大的成就,比起这些,辛苦也就不值一提。”王静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坐不住了”开启攻关历程

没有一声令下,北航大数据分析团队的行动源于单纯的“坐不住了”。疫情暴发之初,国内尚没有可进行动态疫情预测的模型,而国际上各种模型给出的数字很吓人。

“有个模型预测中国会有超过40万人感染,造成不小的恐慌。”王静远回忆,“我们当时感觉这个数字应该没有考虑中国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作为大数据研究人员,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时值寒假,王静远立即电话联系各地学生,大家开始在线开展工作。

大数据是一个综合学科。“尤其是疾病预测模型,涉及社会学、传染病管理等各方面。”王静远说,他马上与北航经济管理学院数据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吴俊杰等合作者联系,“大家都没二话,一个跨学科临时小组迅速成型”。

“当时就是想做些事情,但确实也不知道我们的工作具体能起到什么作用。”王静远坦陈。

经过几昼夜的奋战,王静远团队利用城市人口流动大数据和疫情数据相融合的方法,于1月25日构建出第一个预测模型。这也是目前已知国内首个疫情预测大数据模型。

“坐不住”的不止王静远。高精尖中心的胡春明、李建欣、李大庆和邰振赢等也迅速集结了近30名师生,基于高精尖中心社会脑平台RING,快速研发出新冠肺炎疫情态势研判系统。

“根据这个系统,建欣团队1月27日拿出第一份内部报告,我问他,国内疫情大概什么时候会是个节点,他说大概是4月份。”高精尖中心执行主任刘旭东回忆,谨慎起见,大家决定将这份报告挂到高精尖中心官网上。

与此同时,王静远将自己团队的研究报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管理应用研究会”公众号对外发布,当日就获得近4万的浏览量。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影响疫情防控效果”

没想到,两份报告都被决策部门看到了。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工作组大数据专班的专家和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相关负责人都注意到他们的研究成果。2月1日,王静远团队接到来自有关部门的紧急任务,要求他们提供若干关键时点的疫情预测数据和疫情拐点的分析供中央参考。相关单位也委托李建欣团队就武汉的区域物资与交通保障、疫情中长期趋势预测等问题,开展大数据专题分析,形成专报。自此,北航大数据分析团队进入以各级政府部门任务为导向的攻关阶段,原先分散的几个团队开始协同工作。

“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数据有信心,但当时确实压力巨大,分析结果的背后是中央的决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影响疫情防控效果。”李建欣说。

为了确保分析和预测数据的绝对精准可靠,他们反复推演,通过多种技术路线的交叉验证,集成多种模型进行融合预测,最终得到了最为可信的分析结果。

事实证明,北航大数据团队的模型预测精度很高,对于拐点前各种关键疫情的预测误差小于7%,拐点预测日期误差在2天之内。

在科研能力得到认可后,系列重任纷至沓来。从2月的国内疫情预测、物资保障分析,到3月的复工复产分析、防控政策评估,再到4月的全球疫情追踪预测、境外输入风险分析,在疫情暴发后的100多天里,团队挂图作战,为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国家卫健委、科技部、外交部、北京市防控办等决策部门提供各类疫情预测与分析服务。

“我们团队强大的科研实力与高精尖中心多学科交叉的背景以及前期大量的研究积累密不可分。”刘旭东说,该中心研究人员来自北航计算机、可靠性、经济管理等各学院,“大家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合作起来很顺畅,底层技术是相通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部门需求协同攻关。”刘旭东说。

让人刮目相看的“90后”

在这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中,“‘90后’让人刮目相看”,刘旭东不止一次感慨。

研二学生付莹莹在听说要组建应急研究团队后,放弃回家和家人团聚的机会,留校承担起实验室计算设备的管理任务。

“疫情最紧张的时候,我都进不了实验室,只能电话指挥她来操作。”王静远说。

3个月没有离开校园一步,付莹莹笑称,她在这个寒假养成了每天看《新闻联播》的习惯。“一开始收集数据和政策信息的渠道有限,看新闻是一种重要途径。”她说,另一个原因是,电视机的声音能消解一个人待在宿舍的孤独感。

白天收集数据、训练模型、分析预测,晚上整理历史误差、撰写发布报告、召开线上会议。付莹莹说,这段特殊日子里的经历是她的财富。“疫情防控中,大批‘90后’医护人员展现了年轻人的责任和担当,能用自己的知识贡献一份力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感到特别自豪。”

让王静远感动的还有直博生王培宇。“前段时间聊天时,他才无意中说出,他父亲是湖南援鄂医疗队的成员,母亲是当地医生。”一家三口在不同的战线上同疾病斗争的故事让人动容。

还有远在位于美国重疫区的罗格斯大学访学的周号益。他担任数据分析组学生组长,克服时差,每天与刘诗炎、张帅、傅星珵等国内组员们远程连线讨论。“每当遇到分析难题,他都能快速给出巧妙的解决思路,在执行一次连续多日的紧急专报任务中,自己宿舍已经断粮了,他却没发现。”李建欣说。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计算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